有哪些实用的论文降重技巧?
2023-12-02 20:37:35
作为长期和学术论文打交道的从业者,我深知在论文撰写初期,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成为“学术拼凑者”。参考前辈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是论文创作过程中很常见的做法,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然而,当满心欢喜地把论文交给查重系统,却得到高重复率的结果时,那种心情实在是让人焦虑。别担心,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些在论文降重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心得体会和技巧。
知己知彼:了解论文检测的基本原理
要想成功降重,首先得清楚查重系统是怎么工作的。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查重工具主要有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其中知网查重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我们就以它为例来详细说说。
知网查重系统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则,那就是设有5%的容忍度。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检测段落是1000字,只要疑似重复的文本少于50字,系统就不会判定该段落为抄袭。但要是在一个段落中连续出现13个相同的字符,检测系统就会毫不留情地把它标注为重复。这就好比是一场和查重系统的博弈,我们得清楚它的规则,才能找到应对之策。
实战技巧:具体的降重操作方法
掌握了查重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对论文进行降重操作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实用的降重技巧。
1. 添加不影响语义的词汇
对照查重报告,我们可以在那些被标注为重复的语句中适当地插入“的、地、得”等助词。这些助词虽然本身没有实际的语义,但它们就像一个个小“魔法棒”,能够有效地改变原句的表述形式。比如,原句“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我们可以改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这样一来,不仅打乱了连续重复的13个字符,还不会影响句子的整体意思,从而降低了重复率。不过在添加词汇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让句子变得啰嗦或者产生歧义,要保证语句的通顺和自然。
2. 使用标点符号进行分割
这种方法和添加词汇有点类似,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逗号、顿号等标点符号来分割连续的13个字符。例如,原句“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可以改成“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样简单地添加标点符号,就避免了知网查重系统将其判定为重复。在使用标点符号分割时,要根据句子的逻辑和表达需要合理添加,不能随意乱加,以免破坏句子的连贯性。
3. 调整语句语序
将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语序调整技巧。基于知网查重的原理,即使13个字符全部相同,只要它们不是连续出现的,就不会被系统判定为重复。比如,原句“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物质”,改成被动语态“新的物质被科学家发现了”。除了主动改被动,我们还可以调整句子中各个成分的顺序,例如将定语后置、状语提前等。但在调整语序的过程中,要确保句子的语法正确,表达清晰,不能为了降重而让句子变得晦涩难懂。
4. 进行同义词替换
相比于前面几种方法,同义词替换的难度稍大一些,但效果更为显著。对于重复的语句,我们可以尝试替换其中的几个关键词。比如说,“重要”可以替换成“关键”“重大”;“研究”可以替换成“探究”“探讨”等。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同义词,建议使用反向词典进行搜索。在进行同义词替换时,要注意同义词的语境和语义是否合适,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就随意替换,否则可能会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
5. 对语句进行改写
这是一种能更快速、更准确地降低重复率的方法。对于重复的语句,我们首先要深入理解其含义,然后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语言。比如,原句“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改写为“当今时代,科技不断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改写语句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和思维能力,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相同的意思。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学术论文,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改写能力。
6. 删除重复标注的部分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重复问题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删除所有重复内容。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于一些非必要的语句可以直接移除。比如,一些解释性的语句,如果在其他地方已经有了更详细的说明,或者对论文的核心观点没有太大影响,就可以考虑删除。但在删除之前,一定要仔细评估,确保不会影响论文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灵活运用:结合实际情况降重
以上六种方法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查重报告的提示,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比如,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可能不太适合进行同义词替换或者改写,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添加词汇、调整语序等方法。同时,我们还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这样降重的效果会更好。
降重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在降重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检查和修改,确保论文的质量不受影响。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论文查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