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
研究动机
问题设置

论文答辩时,这些话千万不要说!

2023-08-30 21:32:10

论文答辩时,这些话千万不要说!

作为过来人,非常理解即将步入毕业论文答辩环节的朋友们的紧张和焦虑。在学业道路上,很多学子往往比较内向,面对毕业论文答辩这一重要环节,更是觉得难以开口。原本就不善言辞的同学,在紧张情绪的影响下,语言系统更容易紊乱,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就来详细聊聊论文答辩时千万不要说的那些话以及合适的表述方式。

研究动机相关

不当表述:是我导师要求我这样研究的

当被问到研究动机时,说出“是我导师要求我这样研究的”,这种回答会让场面陷入尴尬。导师的职责是协助我们、提供指导以及帮助修改论文。而在答辩时把责任推给导师,导师会觉得难堪。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听到这样的解释,会认为我们对研究的理解不够深入。因为研究动机应该是我们自己基于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对某一领域问题的关注等因素产生的,而不是单纯因为导师要求。这种回答很可能会让我们被列入需要二次答辩的名单。

恰当表述

我们可以这样说:“选择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因为XX作为XX,在XX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XX方面,因此我从XX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在XX领域做出一些贡献。” 比如,如果研究的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就可以说:“选择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是因为人工智能具有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一些大型医院的特定疾病影像诊断方面,因此我从基层医院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为基层医疗的影像诊断水平提升做出一些贡献。”这样的回答体现了我们对研究的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索。

问题设置原因相关

不当表述: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

当老师问为什么设置XX问题时,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这简直是把自己往坑里推。我们作为论文的作者,对论文中每个问题的设置都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和原因。如果对某个问题的设置原因一无所知,这会让人质疑整篇论文的质量和我们的研究能力。老师会觉得我们在撰写论文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只是随意设置问题,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

恰当表述

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考虑的是XX方面,我的思路是XX,因此我在第XX部分做了这样的安排。当然,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我会继续研究并完善相关内容。”例如,在一篇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论文中,如果被问到为什么设置“公共交通线路优化”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关于设置公共交通线路优化这个问题,我主要考虑的是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不足。我的思路是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从而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因此我在论文的第三部分做了这样的安排。当然,我也意识到公共交通线路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我会继续研究并完善相关内容。”老师有时只是想听听我们自己的见解,所以不必过于担心观点是否完全正确。

未采纳理论相关

不当表述:我个人认为这篇论文应该用XX理论,所以没有考虑A理论

当老师问为什么未采纳A理论时,用“我个人认为这篇论文应该用XX理论,所以没有考虑A理论”这样的回答是不合适的。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有其用意,可能是觉得A理论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这样主观武断的回答,会给人留下不佳的态度印象,让人觉得我们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过于自负。

恰当表述

可以说:“对于XX问题的看法是XXX,主要依据是XXX,但经导师提醒,我确实在XX问题的研究中未考虑A理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遗漏,未来我将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对论文内容进行完善,并感谢老师的指导。”比如,在研究市场营销策略的论文中,老师问为什么未采纳AIDA理论,我们可以回答:“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看法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受到品牌形象、产品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依据是我查阅的一些相关案例和市场调研数据。但经导师提醒,我确实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研究中未考虑AIDA理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遗漏,未来我将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对论文内容进行完善,并感谢老师的指导。”这样的回答既展示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又体现了我们虚心接受意见的态度。

论文创新之处相关

不当表述:我认为论文的创新点是XX,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空白

当老师询问论文的创新之处时,说“我认为论文的创新点是XX,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空白”这种表述是不合适的。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要真正填补学术空白是非常困难的。使用这样夸大的表述,会让老师觉得我们对学术研究的认识不够客观,过于自负。其实回答创新点的范围很宽泛,研究方法或研究对象的创新都可以算作创新。

恰当表述

我们可以说:“本文从XX角度对XX进行分析,运用XX理论探讨XX问题,创新性地解决了XX难题,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从...的角度研究XX问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例如,在一篇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中,可以说:“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运用社会学的社会资本理论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整合社会资本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状况的方案,突破了传统的仅从政府投入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力量参与的角度研究教育公平问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PPT结束语相关

不当表述:感谢聆听

在论文答辩PPT中,一些模板的结束语可能会使用“感谢聆听”,但这是容易出错的表述。“聆听”一词通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我们站在讲台上汇报结束后对老师说“感谢聆听”,不太妥当。这会给人一种不恰当的尊卑颠倒的感觉,可能会让老师觉得我们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

恰当表述

所以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PPT,将“感谢聆听”更正为“感谢观看”或“感谢倾听”。“感谢观看”更侧重于对老师观看我们PPT展示的感谢,“感谢倾听”则表达了对老师倾听我们汇报内容的感激,这两种表述都更加合适。

总之,论文答辩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辞,避免说出上述这些不当表述。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在答辩时更加自信和从容。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