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结论?
2024-11-07 11:52:57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耗费巨大努力撰写的论文,为什么始终无法获得理想成绩呢?其实,问题很可能出在不懂得如何撰写一个恰当的结尾。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接近尾声时急于求成,忽略了结论段落的重要性,使得文章只能草草收尾。他们没有意识到,一篇论文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主体内容,结尾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是读者最后接触的部分,所以务必要确保它令人难忘。接下来,我将详细探讨如何撰写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
一、结论的定义
结论是一篇论文、研究报告或其他文体的收尾段落。在这个段落中,你需要汇总文章的核心要点,并重申论文的主旨。此外,结论还为文章提供一个圆满的句点,给予作者最后一次机会留下深刻印象,并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你在结论中留下的印象会长久地存于读者心中。因此,我们应该巧妙利用这一机会,提醒读者主题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重要。
比如说,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和危害。在结论部分,就需要把这些核心要点进行汇总,如指出当前哪些地区的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主要是哪些污染源导致的,以及这些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怎样的危害等。同时,重申论文的主旨,即强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样,读者在读完结论后,能再次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和重点。
二、撰写结论段落的技巧
在撰写结论时,我们需要考虑想与读者分享的最终观点,并留给他们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结论段落是对论文的总结,展示了论文的成就。一个优秀的结论应围绕论文的主要观点展开,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进行讨论,并有效归纳。以下是为论文撰写引人注目的结论的具体步骤。
(一)重申论文主旨与引言
撰写结论的起点是回顾论文的主旨和引言。我们可以借助引言段落的内容来结束文章,适当调整,并将论文主旨中讨论的关键点纳入结论。这样做有助于读者回顾文章的起始点,并理解论文的核心议题。
例如,在一篇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论文中,引言部分可能提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它将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在结论中,可以这样表述“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及的,科技浪潮下人工智能的崛起,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我们在文中讨论的人工智能在教学方法、学习体验等方面带来的改变,都充分说明了它对传统教育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重新回忆起文章的核心出发点。
(二)构建开头与结尾的联系
要返回文章或论文的开头要点。为了撰写一个有力的结论,学会如何有效地开头至关重要,同时吸引读者的兴趣也很关键。在总结时,要将文章或论文的结尾与引言和主旨相衔接,以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继续以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论文为例,如果开头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场景引入人工智能的话题,比如“在某所学校的课堂上,智能教学系统正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在结论部分可以呼应这个场景,“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所学校,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学校课堂都能实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的目标,这充分证明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这样就建立了开头与结尾的紧密联系,使文章更加完整。
(三)精炼并总结核心内容
若论文主题复杂,包含多个主体段落,那么回顾所有段落以获得清晰思路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要将每个段落的核心信息重新整理至结论段落中。但结论不仅仅是概括,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调当前问题重要性的机会。
比如在一篇讨论肥胖成因的论文中,主体段落分别从饮食习惯、运动缺乏、遗传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结论中,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本文从饮食习惯方面指出高糖高脂食物的过度摄入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缺乏使得身体能量消耗减少,进一步加重了肥胖问题;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肥胖易感性。这些成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肥胖问题的发展,对于寻求肥胖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这样的总结,既精炼了核心内容,又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
(四)提供洞见与行动号召
为了使文章产生深远影响,即使在读者完成阅读后,也应留下思考的空间。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行动建议,鼓励他们深入思考或采取行动。
仍以肥胖问题的论文为例,在结论结尾可以这样写:“为对抗肥胖,有许多可行之举。从下载一个卡路里计数应用开始,监控自己的饮食摄入;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运动时间,如散步、跑步或骑自行车。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改善健康状况,远离肥胖困扰”。这样的行动号召能够激发读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文章后有所行动。
三、构建结论段落的大纲
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建议来创建并撰写一个引人入胜的结论大纲。
(一)添加主题句
开始结论有多种方法,但最有效的是重述论文的主旨。要确保不是逐字重复,它应传达相同的概念,但与引言的措辞有所区别。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回忆起论文的核心内容。
比如,一篇关于文化传承的论文,引言的主旨是“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保障”。在结论的主题句可以表述为“民族精神的延续离不开文化传承这一重要支撑”。通过不同的措辞表达相同的核心概念,加深读者的印象。
(二)转述并添加支持句
在此部分,我们要总结文章正文的主要论点和观点。尝试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结合在一起。仔细阅读文章或论文中讨论的主要支持点和观点,并重新表述。不要简单地添加它们,而是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来建立联系,使结论段落流畅且连贯。
例如,在一篇关于互联网对社交影响的论文中,正文主要讨论了互联网拓宽社交圈、改变社交方式和影响社交深度等方面。在结论的支持句部分可以这样写:“首先,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拓宽了人们的社交圈,让我们能够结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其次,它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如线上聊天、视频会议等成为常见的交流形式。然而,这种虚拟社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交的深度,人们可能更难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综合来看,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对社交的复杂影响”。通过使用“首先”“其次”“然而”等过渡词,使内容更加连贯。
(三)强有力的结语
结语可以是引言、行动号召、挑衅性见解或对进一步研究的鼓励。要确保它与论文的引言和主题相联系,给人以完整和有条理的感觉。
比如,一篇关于新能源发展的论文,结语可以这样写:“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展望的,新能源的发展是未来能源领域的必然趋势。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让新能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样的结语既呼应了引言,又提出了行动号召和对进一步研究的鼓励。
四、结论的类型
如同论文有多种类型,结论也有不同种类。每种结论用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写作任务的类型选择使用,以下是结论的几种类型。
(一)归纳性结论
这种结论通常用于技术性或调查性报告等文章。它在长篇文章和论文中使用,用于提醒读者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开头。应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表达,如“在我看来”或“我认为结果是……”。保持客观和事实导向是归纳性结论的关键。
例如,一份关于某地区水质调查的报告,归纳性结论可能会这样写:“本次调查对该地区的多个水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区域的水质存在重金属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原因导致的。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以改善该地区的水质状况”。整个结论客观地总结了调查结果和建议,不包含主观的表达。
(二)编辑性结论
这类结论用于基于争议性话题或作者个人立场的文章和论文。它们包括作者的观点以及他在改善问题中的作用。这种结论有一个故事性元素,引导读者的注意力转向作者的关注点、个人信仰、解释、情感诉求和感受。
比如,一篇关于动物实验伦理问题的论文,编辑性结论可能会这样写:“在这场关于动物实验伦理的争议中,我坚定地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动物的权利。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知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我呼吁科研界能够积极探索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让我们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也能展现出对生命的敬畏。曾经我参与过一个动物实验项目,看到那些动物所承受的折磨,我内心深受触动,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为改善动物实验的现状而努力”。通过讲述个人经历和表达个人观点,使结论更具感染力。
(三)外部性结论
这种结论用于关注更大话题或问题的文章和论文。它引导读者走向独立话题并进行讨论。通常,它有一个独立的论文陈述和引言,可能发展成完全不同的独立文章。这种结论讨论更广泛的影响,但保持主题的核心。
例如,一篇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论文,外部性结论可以这样写:“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交通管理问题,它还与城市规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交通拥堵会影响城市的经济效率、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来缓解交通压力,以及交通拥堵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等问题。这些独立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寻求更全面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导读者关注更广泛的话题,拓展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五、结论写作的要点
以下是一些撰写有效结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一)要点
1. 以积极态度结束文章和结论:让读者留下积极的印象。比如在一篇关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论文结论中,可以这样结尾:“尽管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看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和希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一定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 提醒读者想法或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如在一篇关于科技创新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论文结论中,可以强调“科技创新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持续投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3. 与引言中讨论的主题相联系:形成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如前面提到的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论文,结论与引言中关于人工智能给传统教育带来变革的话题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4. 总结主要观点:避免重复,同时也要避免遗漏关键信息。在总结时要精炼准确,突出重点。
5. 提出行动号召和论点的含义:鼓励读者对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例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论文结论中,可以呼吁“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禁忌
1. 避免在此时引入新信息:这可能会使读者感到困惑。结论是对正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不应该出现新的、未在正文中提及的信息。
2. 不要重复正文中提到的每个细节:这会使结论显得冗长且无聊。要抓住核心要点进行总结,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细节。
3. 如果文章未使用第一人称,不要以个人观点结尾:保持一致性。如果正文是客观的论述,结论也应该保持客观的风格。
4. 避免使用“总结一下,总之……”等短语开头:这些可能会使结论显得公式化。可以采用更自然、更有创意的方式来引出结论。
5. 不要在此部分分享本应在正文中陈述的证据:这会破坏结论的紧凑性和焦点。结论主要是对观点的总结和升华,而不是再次陈述证据。
6. 强有力的结论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使整篇论文更具意义。但它不应该展开讨论更多想法、主题和证据,要保持简洁和精准。
遵循这些建议,你将能够为你的作业创作出一个令人难忘且印象深刻的结论。
如果你担心无法撰写论文,不必过分担忧,一款专注于论文写作的强大工具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瑞达写作 - 专注于论文领域的神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