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高质量文献综述?从新手到高手的指南
2023-08-02 18:49:29

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文献综述常常是最能考验学术功底的部分,尤其是对于刚踏入学术写作领域的新手而言。它既要求作者具备扎实的文献检索能力,又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文献综述类似于开题报告中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描述,但相比之下,它对学术表达的要求更为严格和规范。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深入阅读和理解程度,能揭示特定研究领域内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论观点以及研究方法。这对于避免研究的重复性、确立自身研究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彰显研究的创新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呢?下面就为文献综述写作的初学者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南。
一、首要步骤:文献归类整理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料,很多人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此,对文献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就成为了关键。
初步判断与分类
我们首先可以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判断,将收集到的文献按照研究主题和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探讨短视频新闻特性的论文归为“特性研究”类,把分析其发展态势的论文归为“发展趋势”类。这样的分类方式能够让我们对众多文献有一个初步的框架认识,便于后续的进一步处理。
排序与构建思维模式
在完成初步分类后,我们要在每个主题下按照文献的发表时间顺序进行排序。这种整理方式有着诸多好处,它不仅便于我们后续的阅读和分析,还能帮助我们构建系统的思维模式。通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进展情况。例如,在研究短视频新闻的发展趋势时,我们可以从早期文献中了解到短视频新闻刚刚兴起时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再通过后续文献看到随着时间推移,它是如何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样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把握研究的整体走向,为后续的文献阅读和内容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次级步骤:文献阅读
在文献综述写作中,我们所需阅读的文献数量可能相当庞大。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逐一阅读全文,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掌握文献的核心要点。
选择性阅读
我们可以选择阅读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摘要通常会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引言会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结论则会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通过阅读这几个部分,我们能够快速了解文献的核心主旨和关键观点,而不必在细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毕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重要的是把握研究的主旨和核心观点,而不是过分深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精确调整类别与确定子主题
在初步分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精确调整类别,并确定每个类别下的子主题。这些类别和子主题将成为文献综述的主要框架和标题。以短视频新闻为例,我们可以确定“短视频新闻的特性”“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态势”“短视频新闻的价值体现”等作为主要框架和标题。通过这样的细化,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组织文献内容,使综述的结构更加严谨和有条理。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在后续的内容填充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将不同文献的观点纳入相应的框架中,避免出现混乱和重复的情况。
三、第三步骤:内容填充
完成文献阅读并确定了综述的框架后,接下来就是填充内容这一重要步骤了。这一步骤需要我们将各分类下文献中的核心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串联。
整合学者观点
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主题下不同学者的观点整合成一段连贯的文字。以“短视频新闻特性”这一主题为例,我们可以依次概述A学者、B学者和C学者的观点。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学者的观点,还需要加入个人的分析和评价。比如,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异同点,探讨这些观点对该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局限性。这样的分析和评价能够使我们的文献综述更具深度和价值,体现出我们对研究主题的深入思考。
个人评价与创新点提出
个人评价部分主要是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身研究的改进和创新点。在撰写过程中,为了增强学术性,我们建议避免直接提及学者姓名,而是用自己的话表述观点后,在括号中注明出处。例如:“研究表明,短视频新闻具有瞬时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张三,2020年)”。这样的引用方式既符合学术规范,又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观点的来源。
撰写开头和结尾
在完成各主要类别的内容填充后,我们还需要撰写综述的开头和结尾。开头部分应简要介绍综述主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明确文献综述的研究范围。通过开头的介绍,读者能够快速了解该文献综述的大致内容和研究重点。结尾部分则应该总结前文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和创新点。这不仅能够对整个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和回顾,还能为后续的研究指明方向,突出我们研究的独特价值。
避免人为分割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是进行专门的国内外对比研究,否则不建议将文献综述人为地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文献综述缺乏深度和连贯性。因为在很多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人为地分割可能会破坏这种整体性,使我们无法全面地把握研究的全貌。
四、写作捷径:参考学位论文
对于写作困难的初学者来说,有一个可行的捷径,那就是参考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的绪论部分通常包含详细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借鉴其框架和结构。
借鉴框架与结构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通常经过了系统的学术训练,他们撰写的文献综述在结构和逻辑上往往比较严谨和规范。我们可以仔细研究这些论文的框架,学习它们是如何组织文献内容、如何进行分类和排序的。例如,有些学位论文在文献综述部分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现状,然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并提出研究的方向和创新点。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结构,应用到自己的文献综述写作中。
研究引用文献与观点
如果综述主题相似,我们还可以研究其引用的文献和观点。通过阅读这些引用的原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和前沿观点。同时,我们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适当的改写,结合自己的研究需求和视角,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献综述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写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不改变原文的核心观点,并且要准确注明出处。
加入最新研究文献
为了保持综述的时效性,我们在参考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入最新的研究文献。研究领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会不断涌现。因此,我们要及时关注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将最新的研究文献纳入到我们的文献综述中,使我们的综述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总之,以上介绍的是文献综述写作的基础方法和步骤,希望对那些对文献综述写作感到茫然的读者有所帮助。文献综述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每位学术写作者都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文献综述写作水平,从新手成长为高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文献的整理和阅读,善于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合理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